日前,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2年中国医院/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(STEM)排行榜。
该榜单包括2022年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(STEM)及2018年-2022年五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(ASTEM)排名,评价对象覆盖全国1644家三级医院,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2家。
2022年度科技量值与2018-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相结合,体现评价的时效性和连续性,共同导引和促进科技创新发展。
【资料图】
深圳也有数个学科和医院上榜,快来看看——
73个学科进入前100名
在2022年度医院STEM学科排名中,深圳有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:
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学第5名:
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学第7名;
此外,有18个学科进入前50名,与2021年持平;73个学科进入前100名,比2021年增加14个。
在五年ASTEM(学科)排名中,深圳三家医院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,分别是:
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学、传染病学,分别位列全国第4名和第9名;
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学位列全国第9名;
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学位列全国第9名。
在医院排名方面,在此次公布的榜单中,深圳有两家医院进入STEM综合排名前100名,分别是: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位居第88名、深圳市人民医院位居第99名。这是深圳医院第二年进入综合科技量值前100名。
在医院五年ASTEM(综合)排名中,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位居全国第94位(广东省内第11位),是深圳唯一进入前100名的单位。
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
提升学科发展水平
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打造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救治一体化的医疗卫生高地,加快2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打造多家研究型医院等。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,我市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,提升学科发展水平。
研究型医院力推“医研融合、创新转化”,主要是通过临床与科研并举、创新与转化并重,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快速产出和转化,辐射带动区域乃至国家同质化医疗卫生水平整体提升,促进“看难病”医疗水平快速提升。
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,深圳多家医院建设有相应的临床研究病房和科研大楼,也有多家医学院校聚集了较多高水平国际型人才,培养优秀医学生,这将为深圳建设研究型医院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撑以及人才储备。
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,深圳将加快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项目,通过设立“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”,实现生物医药、大健康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临床研究和转化,发挥深圳产业优势,组织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、医疗卫生机构合力协同创新。
来源 / 深圳卫健委
编辑/ 何欢
相关稿件
最近更新
• 上半年银行网点缩编趋势延续,约1200家分支机构“关门大吉”,但不是所有网点“想撤都能撤”
• 6月“卖得最好”的十大新能源车:埃安进前三,特斯拉只能排第二
• 中联高机融资渠道受限影响产品研发和产能提升 中联重科拟分拆其单独上市
• 津药药业: 截至2023年7月10日,公司股东人数为42,755户
• 中汽协: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.8%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.2%
• 同比增长近10%,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超1323万辆,全年汽车出口有望突破400万辆
• 浙江世宝涨停
• 世运电路: 感谢您关注,有关公司市场开拓的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的披露
• 康普顿: 截至2023年7月10日,公司的股东数为16000余户
• “大空头”盯上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:在二手车市场上可能一文不值
• 农民工在地铁纳凉疑似被保安驱赶,地铁方:不提倡,公共空间容量有限
• 《消失的她》观众也在优酷追《偷偷藏不住》,网友:在恋爱的边界反复横跳